近日,我校江苏省新型环保重点实验室崔恩田博士为第一作者、侯贵华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盐城工学院为第一单位的研究论文《In-situ hydrothermal fabrication of Sr2FeTaO6/NaTaO3heterojunction photocatalyst aimed at the effective promotion of electron-hole separation and visible-light absorption》(DOI: 10.1016/j.apcatb.2018.09.006),被化学领域国际公认的顶级学术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录用发表。2017年该杂志的影响因子为11.698。
该研究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并获得授权(专利申请号分别为:2017111145347和2017111145332)
崔恩田、侯贵华两位研究人员的论文报道了一种新型的Sr2FeTaO6/NaTaO3纳米异质结光催化材料,其中具有纳米尺寸的Sr2FeTaO6的合成属首次报道。该材料的多功能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氮氧化物降解性能和稳定性,在 40 min内,对氮氧化物的降解率可达到70%,为大气污染的治理提供了新路径;二是可以通过控制水热反应参数,实现对界面过渡层的调控。通过调变界面无定型过渡层宽度,构建光生电子界面转移的快速通道,提高光生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进而提高其光催化性能,可为构筑新型高效光催化体系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该发现在光催化领域尚属首次报道。
论文的发表是我校省新型环保重点实验室聚焦“工业废气治理”研究方向、开展团队协作研究的标志性成果,是我校江苏省“生态建材与环保装备”协同创新中心项目研究工作的标志成果之一。此项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21703196, 21603182)、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基金(No. XCL-087)、江苏省生态建材与环保装备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6337318308361
在NaTaO3/Sr2FeTaO6异质结材料中,NaTaO3与Sr2FeTaO6界面
无定型层宽度S对其界面作用力影响的示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