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新型环保重点实验室杨秀丽博士为第一作者、解明华博士为通讯作者、盐城工学院为第一单位的研究论文《Selective dual detection of H2S and Cu2+ by a post-modified MOF sensor following a tandem process》(J. Hazard. Mater., 2021, 403, 123698)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发表。该刊2019年影响因子为9.038,主要报道各类环境领域相关的材料、技术及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构建多功能的新型传感器实现同时探测多种环境污染物,是材料设计科学及其实际应用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该论文报道了一种全新的串联型双功能分子探针材料的构建及其应用方案。首先以MOF为母体通过后修饰技术构建选择性Michael加成位点,实现了对H2S的荧光增强型传感,检测限低至破纪录的3.3 nM。有趣的是,经H2S加成后的MOF材料可以进一步转变为对Cu2+的特异性传感器,借助MOF的孔道限域效应实现了荧光猝灭型传感,检测限低至2.6 nM。理论计算表明,不同客体分子加持的MOF材料具有完全迥异的前线轨道电子分布,从而分布表现出荧光增强及猝灭的灵敏识别。
该项研究构建了新颖的串联型双功能探针材料,是首个能同时实现H2S及Cu2+双向荧光检测的成功研究案例,对于发展兼具多功能化及专一化的新型探针材料,并通过交叉自验证的方式提升检测信号的真实性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该项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775136, 21771158, 21301149, 21401160)及多项江苏省基金项目的资助。
该论文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同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被分析人公众号进行了亮点报道。
